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小升初学生父母重压比高考考试生父母还大?

   日期:2024-11-16     来源:www.ouqile.com    浏览:764    
文章简介:《上海中小学生分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研究》于4月24日向公众发布。该报告显示,“小升初”学生父母的重压已经超越了中高考考试学生父母的重压,过半父母觉得“在家庭教育中,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”,而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参与度大大低于妈妈的参与度。
小升初学生家长压力比高考生家长还大?

《上海中小学生分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研究》于4月24日向公众发布。该报告显示,“小升初”学生父母的重压已经超越了中高考考试学生父母的重压,过半父母觉得“在家庭教育中,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”,而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参与度大大低于妈妈的参与度。

该课题是2012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决策咨询课题,课题组于2012年5月至7月间在上海16个区县48所学校的学生父母进行配额抽样问卷调查,共计发放问卷2400份,收购问卷2062份。

孩子“小升初” 父母重压大

课题组对学生父母进行了分组剖析,具体为小学起始段、小学中高段、初中阶段、高中阶段4组。剖析发现,在4个学段中,小学中高段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升学问题最为焦虑。

“你是不是对孩子的升学问题感到紧张焦虑?”对于这一问题,55.4%的小学中高段学生父母表示赞同,而这已超越初中生父母对中高考考试的焦虑程度,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父母表示赞同的比率分别为52.3%和41.9%。

在采访中,一名父母向记者透露,为了孩子的“小升初”,她只能混迹在平台和QQ群中,与其他父母互相打听,互通有无,天天上班后立即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线上“生活”,浏览某网站的父母平台,仔细阅读其中关于“小升初”版块的父母帖子。还有一位父母感叹,自从孩子上了一家课外辅导机构的“小五班”后,“自己从此再也没周末了,所有课程全程伴读,累”。

对此,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包蕾萍表示,在中考和高考考试过程中,学生统一参加考试,父母的重压反而没那样大,而在“小升初”过程中,一方面由于可报读民办初中等缘由,选择范围较大,而其次“不输在起跑线”等群体心理给父母导致一种恐慌,从而促进父母感觉重压颇大。

家庭教育中爸爸参与度不高

调查显示,在家庭中承担家庭教育主要职责的爸爸仅占30.6%,在平时负责与学校联系的角色中,爸爸仅占27.1%,而主要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的妈妈占到了62.4%,平时主要负责与学校联系的妈妈占到了63%。特别是在小学起始段,爸爸的投入最少,仅有23.2%的爸爸在家庭中承担家庭教育主要职责。可见与妈妈相比,爸爸的亲子参与度明显较低。

总的来讲,父母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拓展下,在家庭教育理念方面较为科学,但,在孩子的学业等方面仍存在误区。如,当问到“班主任建议你的孩子去校外补课,你觉得如此的班主任对孩子是负责的”时,有38.7%的父母表示首肯。

孩子年级越高越缺亲子交流

当问及“你在空余时间和孩子做什么”时,31.4%的父母选择与孩子谈心,26.8%的父母选择与孩子“聊学校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14.5%的父母选择和孩子“一块看电视”,而更有4.8%的父母表示“没空余时间”,而在空余时间和孩子“一同做家务”的父母仅占2.8%。

从孩子的学段与父母在空余时间的选择来看,孩子到了高中阶段,父母和孩子聊学习的最少,而和孩子谈心的比率最多。选择一同逛街、出游的父母比率从孩子小学至高中逐步减少,小学起始段时占23.7%,到了高中仅占8.8%。高中生父母反映“和孩子没一同空余时间”的比率在各学段中也最高,占6.7%。

教育孩子父母深感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

数据显示,有51.8%的父母觉得“在家庭教育中,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”,需要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指导,而这也与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焦虑度密切有关,可见父母的家庭教育自我效能感急切需要提高。

从孩子具体的学段与“在家庭教育中,是不是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”的关系来看,孩子小学中高段时,父母感到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的比率最高,其中觉得“符合”的达到59%。

父母重案例办法轻理论

不论父母从事何种职业,父母的最重要职责是教育孩子。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没获得资格证书就能幸福上岗了。但教育不只需要爱,还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,此次调查显示,对于父母期望获得的家庭教育指导读物的内容,父母对家庭教育案例和办法的期待超越家庭教育的理论。

从具体的学段状况来看,小学起始段学生父母中,对于家庭教育指导读物,36.6%和22.3%的父母选择“具体办法”和“家教材例”,而选择“家庭教育理论”的仅占9.8%。不过伴随孩子学段的升高,到了高中阶段,选择需要“家庭教育理论”的父母比率占到了14%。

承担此次调查的《东方教育时报》总编辑徐建华觉得,一些父母总是对家庭教育的办法趋之若鹜,而对家庭教育的理论弃如敝履,这种舍本逐末的选择,或许会让父母在具体的实践中误入歧途,而学会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能够帮助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